首页 > 改革之路 改革之路
-
外向型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党建深圳是沿海城市,且毗邻香港,具有对外贸易的地理优势。
2025-04-23
阅读更多 -
外向型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外招商引资体制改革
党建对外招商引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要政策。建市之初,深圳利用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廉价劳动力等条件,采取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和“兰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方式引进外资。
2025-04-23
阅读更多 -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率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党建特区建立初期,为给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一个按国际惯例进行劳动管理的外部环境,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1982年2月,深圳开始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制工人实行社会保障基金统筹,迈出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2025-04-23
阅读更多 -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住房商晶化制度改革
党建建市之初,深圳的住房制度沿袭全国统一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即公有房低租金福利性分配的住房制度。
2025-04-23
阅读更多 -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固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
党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在土地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不断探索。
2025-04-23
阅读更多 -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创建证券市场
党建建立和发展证券市场,是深圳经济特区开展的一项深层次改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5-04-23
阅读更多 -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
党建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企业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理(厂长)负责制,推行层层承包经济责任制,把责、权、利统一起来,逐步提高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应变的能力。
2025-04-23
阅读更多 -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固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党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圳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025-04-23
阅读更多 -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
党建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人民币、港币、外汇券三种货币在深圳市流通,港币处于优势,人民币处于劣势,特区金融货币市场极为混乱。
2025-04-23
阅读更多 -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从价格改革打开突破口
党建深圳建市之初,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于1979年在国内率先放开生产资料价格,除对基本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钢材、水泥、木材等生产资料实行部分指令性计划管理外,其余的生产资料价格全面放开。
2025-04-23
阅读更多 -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政府机构改革与公务员制度探索
党建党的十二大以后,全国的改革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逐步由农村转人城市,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2025-04-23
阅读更多 -
经济特区发展战略调整:特区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党建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对经济特区“七五”时期的方针、目标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成为经济特区开拓前进的新起点。
2025-04-23
阅读更多 -
经济特区发展战略调整: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把脉定调
党建深圳经济特区经过建市初期的建设,社会经济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2025-04-21
阅读更多 -
引领改革开放浪潮:特区改革重点举措
党建1980年9月和1982年8月,邓小平在北京两次接见华裔美籍学者和教育家陈树柏。
2025-04-21
阅读更多 -
引领改革开放浪潮:特区建设全面铺开
党建1984年6月4日至23日,国务院委托深圳经济特区举办“经济开发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八省、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四个经济特区和海南岛负责人,以及中央有关部门代表。
2025-04-21
阅读更多 -
引领改革开放浪潮:特区探索带动沿海改革开放
党建邓小平从南方回到北京后,立即研究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问题。
2025-04-21
阅读更多 -
引领改革开放浪潮:邓小平视察肯定特区探索
党建1984年124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委员杨尚昆、王震陪同下视察深圳特区。
2025-04-21
阅读更多 -
旧体制悄然破冰:坚持“两手抓”
党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沿海一带的走私贩私活动比较突出,深圳当时也有较严重的走私问题。
2025-04-21
阅读更多 -
旧体制悄然破冰:农村改革焕发生机
党建建市之初,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心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农村生产力,有效改善农民生活。
2025-04-21
阅读更多 -
旧体制悄然破冰:开创外引内联发展格局
党建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是创办经济特区重要目的之一。
2025-04-21
阅读更多 -
旧体制悄然破冰:冲破商业领域旧体制束缚
党建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分配基本上按照常住人口数量、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来分配,商品本来就短缺,当深圳市人口急剧增长之后,商品就更为短缺了。
2025-04-21
阅读更多 -
旧体制悄然破冰:特区基建创造“深圳速度”
党建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正在为工程建设周期过长、规定的合理建设工期难以落实而一筹莫展,深圳经济特区以其骄人的建设速度和业绩,展现于国人眼前。
2025-04-21
阅读更多 -
旧体制悄然破冰:制订特区总体规划大纲
党建深圳经济特区是新建城市,搞好规划,切实按照规划建设,尤为重要。
2025-04-21
阅读更多 -
旧体制悄然破冰:特区行政体制改革起步
党建建市之初,根据“三个建成”需要,深圳市按经济发展特点,正式设立罗湖、南头、松岗、龙华、龙岗、葵冲等个区,分管21个公社、2个镇及1个省属华侨农场。
2025-04-21
阅读更多 -
旧体制悄然破冰:蛇口打晌改革开放“第一炮”
党建十一届兰中全会前后,与宝安撤县建市搞“兰个建成”、创办特区并行发展的,是交通部香港招商局着手在宝安县筹建工业区。
2025-04-21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