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 
寻味南澳,十大美食餐饮  海上归来,寻味去。大海的馈赠,让南澳从不缺新鲜的食材,正月乌头、三月海胆、四月西涌鲍鱼、十二月东涌紫菜……还有家常的吹筒仔和红虾仔。最新鲜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 2025-01-07 阅读更多
- 
华富——富有温情:繁华城区中的烟火人间餐饮  在繁华城区中,散落着一抹抹鲜活的烟火气息,正是这些烟火气,让钢筋水泥构筑的森林有了温度,让忙碌的脚步有了停留的理由。它们提醒着我们,生活不仅仅是奔波,更是那些平凡瞬间的累积,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连接。在华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感受到那份属于城市却又超脱于喧嚣之上的宁静与安逸。 2024-12-31 阅读更多
- 
驻足,民声与民生“声生共振”(南园街道)餐饮  每一个老城区都是有生命的,一条老街、一条老巷,浓缩着一份记忆,潜藏着一种情怀,也蕴藏了南园属于自己的“生长密码”。 2024-12-30 阅读更多
- 
华强南电子市场:“二手手机”大市场其他服务业  在深圳这片民营经济热土上,华强南电子市场是其中一抹不能被忽视的亮色。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30余个电子通信市场,总经营面积超7.5万平方米。 2024-12-30 阅读更多
- 
人间烟火东园路餐饮  有人说,夜排档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底色,认识一座城,要从吃上一顿夜排档开始,东园路美食街便是20世纪90年代深圳的“城市底色”。 2024-12-30 阅读更多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贸  前海的开发开放,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推动深港经济深度合作,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建设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2024-10-25 阅读更多
- 
设计之都其他服务业  2008年11月,深圳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获得“设计之都”称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深圳是国内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是国际社会对深圳长期以来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战略的认可。 2024-10-25 阅读更多
- 
李朗国际珠宝产业园其他服务业  李朗国际珠宝产业园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园区集国际珠宝交易展示、珠宝信息交流、珠宝鉴定检测、国内外货运配送及金融结算等功能于一体,配套设施齐全。 2023-09-22 阅读更多
- 
《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创作历程餐饮  2011年10月,深圳市“百年老字号”——宝安区“合成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淦忠老乡找到笔者,希望组织宝安籍的作家把当地民间食品挖掘整理出来,结集出版一本《深圳味道》的书。随后,我邀请深圳本土的七八十位作家在笋岗路一间酒店饮茶,商谈组稿事宜,同时在《南方都市报》《晶报》《宝安日报》等媒体刊登征文广告。 2023-09-20 阅读更多
- 
农家咸茶餐饮  咸茶,顾名思义是用盐腌制的茶,类似大碗茶中的一种土茶。 2023-09-20 阅读更多
- 
三洲田茶 及其他餐饮  深圳古之产茶,属绿茶类,谓之山茶、山中云雾茶。“缘山势高,得雾以滋润之故,味益甘芳,但不易得耳”,故称“云雾茶”。 2023-09-20 阅读更多
- 
驰名羊台山柿子餐饮  深圳之柿,以羊台山下的龙华、石岩出产者最为驰名。 2023-09-20 阅读更多
- 
寻味坪山 金龟橘餐饮  寻味,字面上好理解,就是“寻找味道”;但是,广东话里还有一层意思,是“返寻味”,重点在“返”,即是“还想吃”。寻味,重在回味和留恋。 2023-09-20 阅读更多
- 
宝安名果 石岩沙梨餐饮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的《新安县志·舆地略·物产》条载:“沙梨,叶如柿叶而大,二三月开花,六七月子熟,其大如瓶,其小如杯,肉白无渣滓,其甘如蜜,可疗热症。有青梨、黄梨、蜜梨三种,产乌石岩者佳。” 2023-09-20 阅读更多
- 
南头荔枝 辨正宗餐饮  荔枝,深圳客家人称之为“荔果”;从东边的大鹏,到西部的公明,从北面的平湖,到南端的蛇口,均有大量种植。而荔果最优质者,当数南山半岛一带的“南头荔枝”。2007年,“南山茘枝”成为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荔枝产品。 2023-09-20 阅读更多
- 
大鹏濑粉仔餐饮  濑粉,是深圳常见的一种民间小食,数百年流传下来,老少皆宜,丰俭随意,吃而不厌,历久不衰。 2023-09-20 阅读更多
- 
龙岗企炉饼餐饮  “满肚锦囊麻花脸,唔怕炙火企炉膛,换身金装巴掌大,十层裹甲卜脆香。”这首猜谜皆歌的谜底,就是龙岗企炉饼。 2023-09-20 阅读更多
- 
趣谈嫁女饼餐饮  嫁女饼,在深圳婚庆嫁娶中是个蛮有趣的习俗。 2023-09-20 阅读更多
- 
街头巷尾 打米通餐饮  “米通”,类似如今人们吃的“沙琪玛”小食。 2023-09-20 阅读更多
- 
西乡蒸冬角餐饮  “冬角”,是“冬至节”前后的传统小食。“冬角”小食的外形类似饺子,但比饺子大;深圳当地人把这种带尖角形状的食物统称“角仔”,比如“冬角”“艾角”“油角”“粉角”和“豆腐角”等。“冬角”这种风味独特的小点心,只流行于西乡、南头一带,其他村镇不见有做有卖。 2023-09-20 阅读更多
- 
年晚炸煎堆餐饮  深圳有句俗语:“年晚煎堆,人有我有”,意思是说过年时节的“煎堆”,你家有我家有,家家必备。 2023-09-20 阅读更多
- 
酥香炸油角餐饮  炸油角,深圳人简称“油角”,俗称“角仔”。 2023-09-20 阅读更多
- 
钵仔糕今昔餐饮  深圳当地人将陶土烧成的比碗口阔大、比菜碟底深一点的器皿称之为“钵”(音bō),如“饭钵”“汤钵”“菜钵”;用这种陶钵来盛蒸的猪肉汤叫“钵仔汤”,蒸的饭叫“钵仔饭”。蒸的糕点自然就叫作“钵仔糕”了。 2023-09-20 阅读更多
- 
百年小食云片糕餐饮  历史上深圳有名气的小食,当数云片糕和猪油糕。其时民谚道:“大鹏鲍鱼沙井蚝……驰名深圳云片糕。” 2023-09-20 阅读更多
- 
乡间糍粑香餐饮  最近, 笔者赴贵州黔东南民俗采风,在著名的西江千户苗寨吃上“打糍粑”,有咸、甜馅料两种,像深圳糍粑,又不像深圳糍粑;后来,我到上海旅居时日,又吃到了稍稍油炸后粘上花生、芝麻、糖浆的糍粑,这是江南风味的糍粑;但是,怎样也吃不出我儿时家乡的糍粑味道。 2023-09-20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