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深圳的中心与边缘(节选一) 吴晓雅

作者:周立民, 陆其美 来源: 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5-04-22 人已围观

小时工

白石洲,一个洗碗的零工,每小时才15元工钱。

洗碗很偶然,去洗碗之前,我先在饺子馆洗了两个小时的菜。

下白石二坊附近有个小邮局,小邮局的所在像个交通岛,一左一右,岔开两条街,一条叫银河路,一条叫金河路。银河路上有个饺子馆,是东北人开的。白石洲有十来家东北饺子馆,有所谓标准化的加盟小店,也有这种自家小店。锅支在门外,外面煮,里面包,一份饺子12元到15元。饺子馆不会在春节关门,家家都想在除夕大赚一笔。打工的人们陆续回去了,店家都在这个时候贴出了招聘广告。我从邮局往前,和卖潮州特产的小店主聊了聊,出来看到斜对面饺子馆需要包饺子的,想问问老板娘包饺子的工人一个月多少工钱,两个大姐上下打量着我:多少钱?那得看包得咋样……先别问多少钱!这两天都有人问,试试手再看……你包啊?会包不?我说会包,包得不好看。瘦点儿的大姐说,那你这会儿试试?她看着我,等我意见。

我会包饺子,但速度不快,样子一般。我一想,试试就试试吧,包完交钱自己吃了,权当自己动手的下午饭。我去洗手,狭小厨房又黑又脏,水池里堆满碗筷,地下潮湿溜滑,感觉很不舒服。大姐推过来一个擀面杖。好,我自己擀皮。她俩一边包一边看我表现,不是我演技差,是基本功确实太一般,家常吃还行,应付小店,速度差远了。瘦大姐说,你包芹菜还凑合,韭菜的、玉米的,太慢!客人还不叫你给耽误跑了?我说韭菜、玉米都不好包,大姐说,好包我们自己包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干啥要请人?上午来了一个女的,那包得快!眨眼工夫两盖帘儿(篦子)。她说着话,指了指冰柜,你看看,多少存货,就这都来不及。你干不了!一来就问多少钱!明白不?多少钱得看你行不行……这活儿,看着简单。

她说得没错。我包的饺子“不鼓绷”,样子也不好看。在我煮饺子的时候,她的儿子送餐回来了,说过两天订单还要多。她和儿子嘀咕了一会儿,转脸问我,今天下午你先给我洗洗菜行不?

“厨房哪有地方洗菜?”

“外面,隔壁有两个池子。”

好吧。自己包自己吃还交了钱,我索性把钱再赚回来。

这个钱可不是好赚的。我刚一坐下,三个大袋子就过来了,十几斤芹菜、十几斤韭菜、七八斤香菇。

“赶紧着……先择,择了洗,洗两遍就成,快着点儿……”说着示范了几下,说干活要找窍门,下死力气不见得快。中间,她来看了几次,是催促的意思,也有慰问的意思。所有的东西洗完晾好,花了2小时25分钟,那天阴冷,可我的脖子和背上都是汗,直起腰来头有些晕。不得不承认,还是平时干活少,而且,家庭厨房的劳动量,没法与饮食店相提并论。我擦了擦手回到厨房,她的儿子问,多长时间呀?我说,就算两个小时吧。

“对,两个小时。”她说。

两个小时的工钱是30元。

我想起梅林二村食街上卖饺子的母子俩人。他们雇了一对夫妻,那对夫妻女的擀皮,男的收拾桌子、洗碗、换碟、打包。擀皮的女人两年下来,腿部动脉曲张,颈椎疼、肩膀疼,那家生意好,一晚上几个小时都闲不下来,一闲下来,她用左手搓着右手,拧着眉毛嘀咕:疼啊!人们有一段时间没看到她,摊主说她去做手术了,腿部手术。摊主母子后来也不做了,把小摊转让了。这母子俩是我见过的脑子最好用的人。十几个人同时来,馅不同,份数不同,有煮的有蒸的,有人几样馅都各来一点儿凑成一份,他们记得清清楚楚,没乱过。附近的人遗憾没再见过那母子俩,后来听说,那个儿子与另一个打工妹好上了,她怀了孕,他和老婆闹离婚,当妈的劝不住,也没心思做生意就回东北了。

在拉面馆洗碗

路过拉面馆,戴头巾的年轻婆婆问:去哪儿呀,坐一下不?我说去买水果,她说急啥,晚上有特价的。我说,口渴,干了两小时的活,现在就想吃个苹果。“你在哪儿干?”“饺子馆。”“多少钱一个月?”“就两个小时,钟点工。”

我还没走到超市,她就追上来了,说自己家的洗碗阿姨走了,年前人多,忙不过来,自己还要照顾孙女,问我愿不愿意帮几天忙。她问得很客气。

看来,我的洗碗生涯要从白石洲开始了。

第二天晚上八点,我准时来到拉面馆,进了拉面馆的后厨,厨房挺宽敞,两个灶台,一个炒菜,一个煮面,炒菜的灶台上三个火头。两个案板,一个靠墙在窗下,一个靠着冰柜,靠着冰柜的是拉面案子,上面包着白铁皮。两个水池挨着冰柜,在厨房的角落。厨房屋顶不算低,厨房内还有两个大抽风机,但水池所在刚好是一个拐角,油烟都蓄在那里,第一天下来就呛得咳嗽了。当晚人多,大媳妇也进来帮忙,妯娌两个你一句我一句问我问题:之前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没洗过碗呀?平时都干啥?同住的女孩子都是干啥的?

我知道了她们的名字,大媳妇的回族名字叫库图买,她的女儿叫萨日娜,“婆婆的名字嘛,我不敢说……说了不尊敬。我们都用汉族名字”。她俩的头巾有时垂着有时卷起来裹住后面的头发,把头包得紧紧的,前后都不露一点发丝。

一连三天,婆婆和妯娌两个都教我洗碗的便捷方法,各有特点,婆婆的单手旋转冲洗很厉害,手在盆里一旋一捞,虽然她说不上门道,但清楚牵扯些力学的道理。盘子上有牛油,单用洗洁精不行,需要加锅里的热面汤。第一天,婆婆在边上帮我,大媳妇也帮我运送;第二天,二媳妇指点顺序;从第三天开始,我觉得正式上道了。第五天开始,终于在两个小时之内干完了活,白盘子红盘子,大碗小碗,勺子筷子酱料碟,几百只,不仅能在两小时之内搞掂,并且,还削好了两盆土豆和洋葱。第一天回去腰酸背疼,过了三天轻松些,到最后一天,无感了。

水池边上靠墙放着一只大泔水桶,倒残渣剩菜时不小心把盘子掉了进去,做拉面的小伙子见了说:阿姨别急,我来。他套着一只塑料袋,弯腰进去帮我拣出来,他说,他刚开始也是从洗碗起步的,起初还嫌脏,慢慢就习惯了。不能再赞同,哈哈,我前三天就过了心理关,对油腻残羹有了免疫力。人就是这么奇怪,几天工夫就能改变几十年的习惯。

小萨日娜和她的小伙伴在店门口玩,小伙伴回去吃饭了,她就在店里穿梭,还跑进后厨来,妈妈看见了就让她叫人,调皮的她不肯叫,过了一会儿拿个苹果进来给我,说奶奶让给的。这样,我们就交上了朋友,我不忙的时候教她念古诗,她学得很快。萨日娜的脾气跟着发型改变,梳小辫时温顺乖巧,梳马尾巴时疯得像个男孩子,不高兴了还往菜篮子里钻,她奶奶叫了也不搭理。她在深圳出生,在广州见过她的外公。在广州做生意的外公有时候会打电话来,在电话那头问:萨日娜萨日娜,想我了没有?来广州了我给你做好吃的……

十天之后,我拿到了300元,老板很礼貌地把工钱给我。一小时15元,这是白石洲2017年厨房小工的普遍行情。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