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大鹏营古代机构  清代深圳军事机构。因驻地在大鹏所城而得名。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于大鹏设守御千户所,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置南头寨,其一部分官兵驻扎大鹏。清初设为大鹏营,设守备1员、千总1 2022-01-05 阅读更多
- 
新安营古代机构  清代深圳军事机构。顺治初年(1644)以明末南头寨为基础设置,设城守守备1员、千总1员、把总2员、官兵500名。康熙三年(1664)添设游击1员,改城守为中军守备,增设官兵500员,合前共1000 2022-01-05 阅读更多
- 
福永巡检司古代机构  明清新安县政府的下级派出机构,驻地在福永村之南,今属宝安区福永街道。宋代在南头古城一带设置屯门寨,在固戍村设置固戍寨,明洪武初合并为“屯门固戍寨”,驻地迁移至福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官富巡检司古代机构  简称官富司,明清新安县政府的下级派出机构。驻地今福田区赤尾村。宋代在新安县设置官富盐场和军寨“官富寨”,驻地在今香港九龙地区;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撤销盐场,改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备倭把总司署古代机构  深圳地区古代军事指挥机构的衙署。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设,位置在今深圳南头古城西南角,又称“备倭厂”,明末圮废。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参将署古代机构  深圳地区古代最高军事机构的衙署。又称“参将府”。嘉靖四十三年(1564)设立,原为明正德五年(1510)总兵王德化所建备倭总兵署,在南头城内东南隅。万历十三年(1585)改为西营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司盐都尉垒古代机构  深圳地区古代早期盐业机构。三国吴黄武年间(222)设置。因其主官为司盐都尉,故称。驻地又称垒城,废弃荒芜后亦称芜城。地址在今南山区南头古城南门外。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官富盐场古代机构  香港地区古代盐场及深圳地区古代基层行政机构的前身之一。宋代以前为本县4大盐场之一,南宋庆元六年(1200)有摧锋水军150人屯驻,元代改为官富寨,盐课册籍附入黄田盐场;元大德年间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叠福盐场古代机构  深圳地区古代盐场。大约存在于南宋,元代以后消失,至今留下了一座村庄叠福村,附近有山,亦名“叠福”。 2022-01-05 阅读更多
- 
黄田盐场古代机构  深圳地区古代盐场。其前身为产盐量较少、机构设置规格较低的黄田盐栅,北宋末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升格为盐场。元代以后改官富盐场为巡检司,其盐课册籍附入本盐场。明嘉靖二十一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归德盐场古代机构  深圳地区古代盐场。其前身为产盐量较少、机构设置规格较低的归德盐栅,北宋末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升格为盐场。元、明、清三代皆延续生产,清代晚期以后海水变淡,盐场撤销,转为以海 2022-01-05 阅读更多
- 
东莞盐场古代机构  古代深圳地区设立最早的盐场。汉朝在全国设立28座盐场中番禺盐场的别称,因坐落于番禺之东而得名,位置在今南头古城南门外,地理上隶属于南海郡,但盐业生产由中央政府统一经营。或 2022-01-05 阅读更多
- 
东官场古代机构  古代深圳地区设立最早的盐场。汉朝在全国设立28座盐场中番禺盐场的别称,因坐落于番禺之东而得名,位置在今南头古城南门外,地理上隶属于南海郡,但盐业生产由中央政府统一经营。或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大鹏守御千户所古代机构  深圳古代军事机构。简称大鹏所、大鹏守御所、大鹏千户所。因其对面海湾古称大步海,而大步海中有鸦洲山,或称其形如鸦,当局者以为不如大鹏之雅,乃取《庄子·逍遥游》大鹏迁 2022-01-05 阅读更多
- 
东莞守御千户所古代机构  深圳古代军事机构。简称东莞守御所、东莞千户所、东莞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设置。隶属广东都指挥使司南海卫。广州左卫指挥崔皓筑城,衙署在城子岗(今南头古城)城内永盈街 2022-01-05 阅读更多
- 
西营古代机构  深圳古代军事机构。东莞守御千户所军营之一,明初设置于所城西门外,责在守城。万历十三年(1585)移于城内参将府旧址。万历二十三年(1595)因其地改建学宫,再迁于城内东北隅。清初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固戍寨古代机构  深圳古代军事机构。北宋时设置。初设时在固戍村(今宝安区西乡固戍村),故名。明初与屯门寨合并改称屯门固戍寨;洪武三年(1370)迁于固戍村北十里之伏涌村(今福永),改为福永巡检司。 2022-01-05 阅读更多
- 
新安镇古代机构  清代在新安县设置的军镇,位于南头城。康熙三年(1664)四月,广东水师总兵张国勋在新安县大鹏城南部海面击败因迁海而造反的疍民周玉、李荣义军,后留驻于新安县境,以防疍民。康熙四 2022-01-05 阅读更多
- 
罗湖桥古代遗址  史料记载,罗湖桥是1910年在詹天佑督建下完工的,当时的桥梁工程师正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祖籍深圳布吉的凌善芳。 
 2022-01-05 阅读更多
- 
捕盗廨古代机构  深圳古代特有的官署名,专门缉捕盗贼。宋代有巡检、县尉和捕盗指挥、捕盗厅官、驿站使臣等,明代有“捕盗通判”等;办公官署大一些的称为“捕盗厅”。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南头寨古代机构  深圳古代军事机构。明代嘉靖四十四年(1565)为弥补卫所制漏洞而设,至明末鼎革消亡。衙署位置在今南山区南头古城一带,驻军营寨在南头古城周围以及大、小南山上下,其中大南山上的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屯门寨古代机构  深圳古代军事机构。最早设立于宋代,前身是屯门镇。衙署位置在今南山区南头古城一带,驻军营寨则在今蛇口工业区大、小南山脚下;明洪武三年(1370)与西部的固戍寨(固戍村)合并为屯门固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媚川都古代机构  深圳古代准军事化珍珠采集机构。五代南汉大宝六年(963)在今深圳、香港地区设置。衙署设在新安县城南大步海(今大鹏湾)边,即今香港新界北区大埔圩市附近。采集珍珠的范围东到大鹏 2022-01-05 阅读更多
- 
屯门镇古代机构  深圳古代军事机构。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正月设于宝安县,隶属岭南五府经略使,以防御外国人主要是倭人的入侵。“屯”字来源于汉朝以后在本地驻屯的军队,“门&r 2022-01-05 阅读更多
- 
新安县衙古代机构  明清两朝新安县行政管理机关。明朝万历元年(1573)从东莞县地析置,属广州府,县城南头,第一任知县吴大训,设典史、教谕、训导、巡检司、游击、千总等职官,管辖今深圳市大部分地区和香 2022-01-05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