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壆岗村
传统村落壆岗村属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壆岗社区,据族谱记载,该村始建于明代,由归德驸马房陈氏兄弟分家迁居而来。“壆”字,是广东方言田埂、田基之意。因这里有绵延的山岗,形
2022-01-06
阅读更多 -
葵涌屯
地名起源龙岗区葵涌街道的古称。自古有葵涌山,明代初年因军队屯田,故称。中期以后裁撤,在东侧发展起葵涌村与葵涌圩。南雄麦氏明代迁来葵涌东门村;清初迁海复界后,有福建李氏、惠州利氏等
2022-01-06
阅读更多 -
蓝澳
地名起源龙岗区南澳街道的古称。得名有两说:一说是清初迁海复界后有畲族蓝姓山民前来垦殖,其定居处的海湾的称呼;一说因此处海水蓝绿而称。嘉庆间官方定其村名为“南澳”。民
2022-01-06
阅读更多 -
沙岗头
地名起源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的古称。其地有漫长的海滩与沙堤,古称沙岗头,其西端转角处即“沙岗头之角”,后因称沙头角。康熙间有吴氏从博罗迁来定居,自称村落为沙溪,并修建了祠堂
2022-01-06
阅读更多 -
盐田圩
地名起源盐田区的古称。古称沙岗头,宋代为叠福盐场下属盐灶之一。清末因旧名而改为沙岗圩。民国二十年(1931)编为宝安县第三区盐田乡,二十二年(1933)改称第五区东和乡,三十年(1941)改属
2022-01-06
阅读更多 -
观澜圩
地名起源宝安区观澜街道的古称。清乾隆间宝安松岗燕川陈氏的一支迁来“贵湖塘”落籍,后又向东发展为松元老围、松元新围、河南围等;向南发展为马坜等村。光绪十四年(1888),乡
2022-01-06
阅读更多 -
卢盛塘
地名起源宝安区龙华街道的古称。宋末廖氏由龙门县迁来,明初即建起清湖围和圩市,清代晚期后衰落。清康熙前后有赖氏迁入,乾隆后陆续迁入郑、谢、罗诸姓,又有彭姓定居,发展迅速,在清中叶已建
2022-01-06
阅读更多 -
乌石岩
地名起源宝安区石岩街道的古称。得名有两说:一说旧传附近阳台山下有黑色石岩,原有三面岩壁,唯东面开口,顶上也有大石。有乡民祷告说:“只愿此石能补足四面墙壁,四周就没有缺憾了。&rd
2022-01-06
阅读更多 -
牛仔坡
地名起源宝安区光明街道的古称。地本为丘陵草场,因乡人多在此放牧牛羊而得名。周围有3个古村,一为东周,宋末丞相文天祥侄孙文应麟随叔父文璧在惠州抗元失败后,潜遁于此;二为乌木墩,传说建
2022-01-06
阅读更多 -
合水口
地名起源宝安区公明街道的古称。宋末已有水贝、李松朗、玉律等村庄。至元末麦氏家族迁入周家村,再迁至此,迅速发展为旺族;乃在周家村建立“周家村圩”,并建祠堂;岭下村文氏的一
2022-01-06
阅读更多 -
莆隔
地名起源龙岗区布吉街道的古称。此地古有莆隔山。明初设立东莞守御千户所,在此处派驻卫所士兵实行屯田,称莆隔屯。明末卫所制度衰落,屯兵逃散,军屯演变为村庄,称莆隔村。附近村民日用采购
2022-01-06
阅读更多 -
平湖圩
地名起源宝安区平湖街道的古称。明代初期甚至更早时,东南部的白泥坑和良安田即有村落。宋代香山县刘氏的一支迁来黄松岗塘下涌,明嘉靖元年(1522)再迁此地建成平湖围,周边又有他姓聚落。
2022-01-06
阅读更多 -
黄松岗
地名起源宝安区松岗街道的古称。宋代以前因本地山岗上有大片茂密的松林而得此称。山麓村庄原以黄姓家族为主,南宋咸淳六年(1270)建“黄松岗圩”,沿用到民国改名为“松
2022-01-06
阅读更多 -
云林圩
地名起源宝安区沙井街道的古称。南宋末进士陈朝举迁新安县归德场,其子陈导字康道,号“云林”,慕附近参里山下东晋孝子黄舒之名而迁其地,效陶渊明隐居灌园以自适。凿井而水质清
2022-01-06
阅读更多 -
伏涌
地名起源宝安区福永街道的古称。当地古有“伏涌河”,入海口有小型渔港和码头。宋末文天祥后代的一个分支避难定居于凤凰山脚伏涌河上游的白石厦。明初由宋、元时期的屯门固
2022-01-06
阅读更多 -
西乡村
地名起源宝安区西乡街道的古称。村中大姓为郑氏,元代中叶从南雄迁入立村,经过数代后又迁入陈、黄、冯、吴等姓氏。至明代村中已有多座祠堂、庙宇和私塾,发展出西乡大庙前市等圩市,1949年
2022-01-06
阅读更多 -
湾厦村
地名起源蛇口工业区所在地的古称。位于该区中部偏北,始建于明代早期。晚清时周围已经发展出后海、水湾头等村庄。1949年以后又陆续建成渔业一村、渔业二村、石云前、海湾、南村等村落
2022-01-06
阅读更多 -
隔田
地名起源福田的古称。南宋时东莞上沙黄氏的一支迁来松子岭南麓定居,始迁祖黄西孙精耕细作,阡陌纵横,因名“格田”,又写作“隔田”。后村中建“福缘禅院”
2022-01-06
阅读更多 -
螺湖
地名起源罗湖的古称。明洪武初,东莞温塘袁氏迁来此地立村,因周围地势低洼,湖塘众多,盛产田螺而得名。村南原有横水渡口曰“罗湖渡”,至嘉庆间已废弃。特产用莞草所编凉席,称&ldq
2022-01-06
阅读更多 -
深圳圩
地名起源深圳古称。是新安县重要圩市之一,始建于明代。其名得自圩市西侧的深圳河,河道很深,由北向南流入梧桐河。此地当东莞守御千户所和大鹏守御千户所之间的地理中心,清康熙时已成为新
2022-01-06
阅读更多 -
“深圳”名称源流
地名起源“深圳”这个名字,史籍记载最早出现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新安县志》中。
2022-01-06
阅读更多 -
步涌村
传统村落步涌村属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步涌社区,地处古茅洲河的入海口,因为停泊船只的码头而得名。
2022-01-06
阅读更多 -
大鹏仓大使
古代职官明代新安县官设粮仓主官职名,从九品。始设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衙署在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内中部,隶属于东莞县。崇祯十五年(1642)裁汰大鹏仓时裁撤。
2022-01-06
阅读更多 -
永盈仓大使
古代职官明代新安县官设粮仓主官职名,从九品。始设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衙署在南头古城内(今基督教育婴堂旧址之西),隶属于东莞县。崇祯十五年(1642)裁汰永盈仓时裁撤。
2022-01-06
阅读更多 -
勋卫散骑舍人
古代职官明代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抗倭英雄康寿柏的世袭官职名。为近侍武职。俸禄品秩相当八品侍卫,在京城或到各卫所听差。天顺间升其俸秩如正千户正七品。
2022-01-06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