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关口玄武古庙

    古代遗址关口玄武古庙

    关口玄武古庙为单开间三进寺庙建筑,以花岗岩石条为基础,青砖为墙,呈南北布局。门额有石匾,上刻“玄武古庙”四字。建筑物包括前院、山门、两廊和正殿,面宽5.8米,进深24.45米,保留尚好,内嵌石4块,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玄武坊古庙碑》和咸丰二年(1852)《玄武坊重修三圣宫古庙碑》。

    2023-04-19

    阅读更多
  • 关口郑氏五大房宗祠

    古代遗址关口郑氏五大房宗祠

    关口郑氏五大房宗祠为当时宝安、香港、东莞、中山等地郑氏家族的总祠堂,因大门前有一对3米多高的石狮子,民间俗称“石狮子祠堂”。宗祠规模宏大,为五开间五进回廊天井格局,面宽约18米,进深约80米,门前还有20多米宽的广场。

    2023-04-18

    阅读更多
  • 大新村(冲下村、龙屋村、关口村)

    传统村落大新村(冲下村、龙屋村、关口村)

    大新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即大新村、冲下村、龙屋村、关口村。

    2023-04-18

    阅读更多
  • 华光古庙

    古代遗址华光古庙

    华光古庙始建于明朝。供奉之神为“华光大帝”,又称马元帅,乃道教四大护法之一,所谓“马王爷三只眼”说的正是这位神灵。据传华光为南方火神,也是旧时粤剧团的保护神。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粤剧艺人都会举行隆重的拜祭华光帝仪式,以祈福避灾,俗称“华光诞”。

    2023-04-18

    阅读更多
  • 蛇口试管,敢闯敢试

    近现代史事蛇口试管,敢闯敢试

    在当代中国,以改革闻名天下者,非袁庚莫属。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蛇口兴办工业区,由香港招商局集团负责实施。不久,袁庚作为招商局集团常务副董事长参与蛇口工业区的组建,开始了“蛇口试管”的实践,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新观念,在蛇口揭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023-04-14

    阅读更多
  • 东纵抗日,文化营救

    近现代史事东纵抗日,文化营救

    1938年10月,抗日的烽火在华南燃起。当时,惠阳、东莞、宝安、增城等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建立了以深圳龙岗坪山客家人曾生为首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后改名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成为中外闻名的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朱德同志在1945年“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总队与八路军、新四

    2023-04-14

    阅读更多
  • 庚子首义,反清义士

    近现代史事庚子首义,反清义士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瓜分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1895年1月,孙中山

    2023-04-14

    阅读更多
  • 九龙海战,抗英勇将

    近现代史事九龙海战,抗英勇将

    进入19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殖民侵略者在新安县水域和珠江口一带频繁活动,蓄谋侵略香港。他们把伶仃洋和尖沙咀洋面作为鸦片走私的基地,大量输入鸦片,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危害。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二月,清廷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公开销毁从外国洋行没收来的200多万斤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

    2023-04-14

    阅读更多
  • 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典籍著作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是滨海客家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可算作开山之作吧,既是开山之作,就“远未有穷期”,期盼有更丰硕的研究成果出现。

    2023-04-12

    阅读更多
  • 市民礼仪知识一点通

    典籍著作市民礼仪知识一点通

    本书主要讲述市民各类生活礼仪与注意事项,帮助人们学习各种场合礼仪规范。

    2023-04-12

    阅读更多
  • 田厦村(常兴村、仓前村)

    传统村落田厦村(常兴村、仓前村)

    田厦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即田下、常兴、仓前。“厦”与“下”同音,深刻反映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后沧海桑田的巨变。

    2023-04-11

    阅读更多
  • 南山遗址:关帝庙

    古代遗址南山遗址: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重建于1997年。供奉关公像。砖木石结构,坐北向南,面阔29.8米,进深16.5米,由前殿、后殿组成。前殿、后殿均为面阔七开间,木构梁架,硬山顶,博古脊。据嘉庆年间的《新安县志》载:“关帝庙……在南门外教场演武厅之左,万历四十年参将张万纪建。”民国时该庙曾作为“宝安县议会”所在地,现为村民祭拜关帝的活动场所。

    2023-04-11

    阅读更多
  • 南山遗址: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

    古代遗址南山遗址: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

    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头古城九街村旁的中山公园内。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最早在1950年由130师390团为纪念解放内伶仃岛牺牲的革命烈士所立。1950年4月18日发生的内伶仃岛之战,是当时深圳实现彻底解放的最后一战。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390团16位战士牺牲。1995年8月,纪念碑被迁至南头中山公园内,并由南山区政府拨款重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头古城报德祠

    古代遗址南头古城报德祠

    报德祠,深圳市第一批公布的历史建筑。坐落于南头古城内。始建于明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后多次重修,砖木石结构,三开间两进布局,包括前殿、后殿、左右廊庑等。面宽9.45米,进深18.9米。据嘉庆年间的《新安县志·建制略·庙坛记》载:“报德祠,在县治前聚秀街中,祀天后。凡知县有功德于民者,其禄位牌悉祀于此。乾隆四十二年重修。”前殿左墙壁上镶嵌两块碑刻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头育婴堂

    古代遗址南头育婴堂

    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南头古城内。建成于1913年,混凝土石木结构,欧洲建筑风格。面阔40米,进深30米。有一大门和一小门,现小门已封堵。大门呈长方形,顶上两边有三条竖线花纹,两侧各有一根圆柱,圆柱间有一拱门。曾一度作为中共宝安县委机关。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山古迹遗存:东莞会馆

    古代遗址南山古迹遗存:东莞会馆

    东莞会馆,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南头古城内。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及现代进行过多次修缮,砖木石结构,坐西朝东,三开间二进,面阔11米,进深24.5米。现前堂仅存一开间平房建筑,宽4.3米,进深12.3米;前堂门额有匾额“东莞会馆”,落款“同治戊辰孟冬”;封檐板浮雕花草,彩绘花草壁画;灰筒子瓦面,勾头滴水,硬山顶,博古脊;后堂为三开间,面阔11米,进深9.04米,内有修建宝安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山遗址:信国公文氏祠

    古代遗址南山遗址:信国公文氏祠

    信国公文氏祠,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南头古城内。“信国公”是文天祥的封号。信国公文氏祠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1995年再次重修。该祠是南头古城内明清历史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祠堂,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三开间三进,面宽11米,进深30多米,砖木石结构,由前堂、中堂、后堂及厢廊组成,硬山顶,博古脊。正门门额有石匾,刻“信国公文氏祠”。两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头古城垣

    古代遗址南头古城垣

    南头古城垣,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古城南门为砖石木结构,坐北朝南,面阔13.35米,进深10.94米;城门楼为歇山顶,灰塑浮雕瑞兽脊饰,勾头滴水,檐下有木质斗拱;门额书“宁南”,门楼匾额书“岭南重镇”。历代多次维修。

    2023-04-10

    阅读更多
  • 九街村

    传统村落九街村

    九街村,位于今天的南头古城内。南头古城的前身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山掌故》:东官郡太守

    古代职官《南山掌故》:东官郡太守

    东官郡自东晋咸和六年(331)建郡始,至隋开皇十年(590)止,历时259年。曾先后建郡治于南头、安怀、增城三地,位于南头的时间最长。在这259年的时间里,任东官郡太守者应为数不少,然而史籍有载的却不多见。其中,东晋时期唯一有记载的是首位东官郡太守葛洪(未到任)。

    2023-04-10

    阅读更多
  • 深港城市历史的开端

    古代史事深港城市历史的开端

    公元317年晋室南迁,政治、经济中心随之南移。岭南移民增多,南海郡辖地广袤,难以有效管理新迁入人口。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将南海郡一分为二,设立“东官郡”,郡治设在今深圳南山的南头一带。东官郡管辖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欣乐六县。宝安县包括了今天的香港、深圳、东莞和澳门,以及中山、珠海的部分地区。宝安县是东官郡首县,县治也设在南头一带

    2023-04-10

    阅读更多
  • “东官”是什么官

    古代机构“东官”是什么官

    汉武帝时期颁布将冶铁、制盐、铸钱等收归官营的法令。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在全国设置“大农部丞”掌郡国均输盐铁,级别相当于州牧或郡太守,直属中央管辖。各郡及诸侯王国,则按需要设置统一管理盐、铁生产和销售的机构。

    2023-04-10

    阅读更多
  • “深圳”“香港”地名由来

    地名起源“深圳”“香港”地名由来

    “香港”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明代郭棐所撰《粤大记》卷三十二后所附的“广东沿海图”。该图为连续长图,由三十多幅分图组成,起于防城营,止于潮州府,是明代记载深港地区地名及方位最为详细和准确的沿海舆图,于嘉靖年间由礼部主事郭棐绘制,万历年间刊刻。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山掌故》

    典籍著作《南山掌故》

    本书作者熟悉南山人文历史,对本土文化具有浓厚的情感,以通俗易懂的“掌故”形式将南山区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集结成书。文字简洁,可读性强,是一部难得的讲述深圳南山区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读本。

    2023-04-10

    阅读更多
  • “深圳速度”

    近现代史事“深圳速度”

    国贸大厦能够高标准如期建成,关键是成功运用了滑模工艺。传统施工用的是翻模工艺,是在大楼的外部密密麻麻搭建一圈脚手架,一直搭到最顶层,然后一层层地制模板,轧钢筋,浇水泥;搞好一层,把模板拆下,重新翻制,再轧钢筋、浇水泥……一个1500平方米左右的层面工期最少得15天,50层主楼封顶要750天。而滑模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搭建脚手架,用模板做成板墙,然后将混凝土从

    2023-03-29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