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改革之路 改革之路
-
网上举报
宏观调控利用网络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监督举报的行为。2001年3月6日,市政府开通了深圳政府在线网上投诉系统,主要受理市民、社会各界和境内外的投资者对市政府职能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等53
2022-03-16
阅读更多 -
电子监察系统
宏观调控即行政许可电子监察系统。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2004年6月开始提出设计,2004年11月1日开始试运行,与深圳市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相连,并对市民中心、建设局、工商注册分局、国土局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政府网上办公系统
宏观调控即深圳市机关电子公文交换系统。2002年7月中旬正式开通。实现了市、区两级机关办公网络全面互联互通,电子公文网上传输、交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通过文件交换站传送文
2022-03-16
阅读更多 -
电子政务
宏观调控深圳是中国首批4个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之一。2001年,政府宽带网络建成,覆盖80个单位。2002年9月启动试点示范工程,2003年底完成“一站式”示范项目、政府服务呼叫中心
2022-03-16
阅读更多 -
绩效审计
宏观调控深圳在国内率先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之一。2002年开始。第一个项目为市卫生系统医疗设备采购及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情况。2003年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加项目数量,有深圳市海上田
2022-03-16
阅读更多 -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宏观调控深圳在全国较早实行的干部选拔制度。要求对各个岗位拟任人选进行公示。20世纪90年代试行,2002年在全市推行。2003年,加强了执行力度,对449名干部实行任前监督。从而使干部选拔
2022-03-16
阅读更多 -
高级人才培养工程
宏观调控为适应新形势而实施的一项措施。1997年开始。主要以党政干部、企业人员为培训对象。目的是提高各级干部的德才素质。主要内容包括干部任职培训、经理职业化培训、涉外培训、
2022-03-16
阅读更多 -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一。2000年以前,全市这一改革处于广泛讨论阶段,并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办法。2000年,以市粤剧团、市红十字会医院、盐田区沙头角中学和田心小学为试点进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宏观调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一。从1997年开始进行。目的在于避免各部门分散采购成本高、出现浪费和腐败等现象。核心内容是建立以集中采购为主的采购模式和推行以招标采购为主的采购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
宏观调控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986年开始提出,1988年6月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初步方案》。同年10月,设立深圳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1989年初,制定《
2022-03-16
阅读更多 -
一城一港一引航
宏观调控口岸管理体制改革中港口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一城”即深圳,“一港”即深圳港,“一引航”即深圳港引航站。1997年,深圳根据交通部颁发的《
2022-03-16
阅读更多 -
一水一监
宏观调控口岸管理体制改革中港口管理方面的一项主要措施。“一水”指深圳水域,“一监”指交通部深圳水上安全监督局。1995年,深圳市港务管理和港务监督职能分开,成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口岸收费制度改革
宏观调控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1997年开始,国家对深圳口岸查验单位行政执法性收费实行中央财政“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对口岸查验单位的各项收费收入,分别明确了收
2022-03-16
阅读更多 -
“三检”合一
宏观调控口岸管理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三检”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商品检验。1999年8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成立,统一负责“三检”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口岸监管模式改革
宏观调控口岸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实现“边检管人,海关管物,其他单位配合把关”。具体做法是:在旅检方面,按照边检管人、海关管物的要求,出境通道上不设卫检、动植检工作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口岸管理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对外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是陆、海、空口岸俱全的城市,随着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原来的口岸管理体制明显滞后。1995年7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宏观调控1996年9月成立。位于南山区,简称高新区。面积11.5平方千米,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全国五大科技园区之一,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先进国家高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深圳市大工业区
宏观调控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7月成立。位于龙岗区,南与盐田区交界,东北与惠阳市接壤,西与龙岗街道同乐社区相邻。2001年12月管理范围扩大到坪山、坑梓两个街道,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深圳出口加工区
宏观调控为促进出口、发展对外贸易而设立的特殊封闭区域。位于龙岗区,属深圳市大工业区西片区。围网面积3平方千米,2001年3月31日经海关总署封关验收。实行快捷通关,一次报关、一次审单
2022-03-16
阅读更多 -
三资企业
宏观调控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为经营形式的企业。深圳市于1979年开始创办这一形式的企业,当年批准了37个投资项目。早期中方多以土地作价入股合作,项目主要
2022-03-16
阅读更多 -
三来一补
宏观调控对外招商体制中的主要形式。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主要出现于特区初创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初。以其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为初创时期的深圳聚集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对外招商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对外招商体制主要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惯称“三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惯称“三来一补&rd
2022-03-16
阅读更多 -
综合商社
宏观调控外贸体制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形式企业。是以贸易为主业,集贸易、投资、金融、信息、综合组织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跨国公司。1996年开始建立试点,组建了深圳石化综合商社有限公司
2022-03-16
阅读更多 -
中外合资外贸公司
宏观调控外贸体制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形式企业。1997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全国共5家,上海浦东新区有3家,深圳有2家。分别是1999年4月由日绵株式会社和中粮集团出资设立的深圳中粮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外贸发展基金
宏观调控为鼓励企业发展远洋贸易出口,帮助企业解决扩大出口资金问题而设立的一项基金。1995年设立。重点支持对象以流通型外贸企业为主。截至2005年6月,基金规模为8.96亿元,全部由招商
2022-03-16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