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改革之路 改革之路

  • 价格的国民待遇

    国企改革价格的国民待遇

    价格改革的措施之一。指不分国籍,价格待遇一致。从1997年1月1日起,深圳对电价、梧桐山隧道收费、医疗收费、物业管理费、旅游门票价格五类收费和价格,不分外资、内资,外籍人士、

    2022-03-15

    阅读更多
  • 价格改革

    国企改革价格改革

    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的改革之一。1979年开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分步放开价格(1980~1987)。1982年,提出以调为主,调放结合,分步理顺价格体系与价格体制的方针,以供求矛盾最突

    2022-03-15

    阅读更多
  • 住房供给双轨制

    国企改革住房供给双轨制

    深圳住房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措施。1988年提出并实施。第一条轨道是市、区政府住宅管理部门投资建设安居房,土地由政府统一划拨,资金来源于政府的住房基金、预收房款、承建企业的

    2022-03-15

    阅读更多
  • 微利房

    国企改革微利房

    深圳住房制度改革中住房分配类型之一,属福利分房性质。1988年开始实施。对象是低收入家庭,房屋销售利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主要包括全成本微利房和社会微利房两种。全成本

    2022-03-15

    阅读更多
  • 全成本房

    国企改革全成本房

    深圳住房制度改革中住房分配类型之一,属福利分房性质。1988年起开始实施。房价由准成本房价和住宅区开发配套费两项因素构成。配套费包括住宅区红线范围内的拆迁费、征地费等

    2022-03-15

    阅读更多
  • 准成本房

    国企改革准成本房

    深圳住房制度改革中住房分配类型之一,属福利分房性质。房价由本体造价、工程管理费、建设期利息三项之和构成,并考虑楼层、朝向、环境、折旧等因素。1988年开始正式实施至2000

    2022-03-15

    阅读更多
  • 住房制度改革

    国企改革住房制度改革

    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的改革之一。1988年以前,深圳沿用国家“企业为主,福利为主,实物分配”的住房政策。1988年6月,颁布《深圳经济特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对传统的&ldqu

    2022-03-15

    阅读更多
  • 工资指导线制度

    国企改革工资指导线制度

    政府调控企业分配的措施之一。1995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经济分析报告;二是工资增长建议。经济分析报告主要分析全国、周边地区和本市的宏观经济增长形势

    2022-03-15

    阅读更多
  • 欠薪保障制度

    国企改革欠薪保障制度

    政府对分配制度的调控措施之一。深圳非国有企业比重大,中小型企业较多,企业拖欠员工工资问题较突出。据统计,以欠工资为主的劳动纠纷从1990年的1514宗上升到1998年的23218宗,涉

    2022-03-15

    阅读更多
  •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国企改革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企业分配制度改革中政府的调控措施之一。1992年开始建立。目的是保障低收入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1994年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最低工

    2022-03-15

    阅读更多
  • 物价与工资挂钩

    国企改革物价与工资挂钩

    深圳经济特区早期分配制度改革中一种市场化的工资改革方式。1984年,按照“政府负担一点、企业消化一点、个人承受一点”的设想,推出了与物价改革相配套的工资改革方

    2022-03-15

    阅读更多
  • “两个低于”原则

    国企改革“两个低于”原则

    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对国有企业分配的一种宏观调控措施。1995年,深圳颁布《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必须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

    2022-03-15

    阅读更多
  • 经营者年薪制

    国企改革经营者年薪制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形式,是以企业有关经营业绩指标为依据,综合考虑管理、绩效等各种因素合理确定企业经营者年度薪酬的一种制度。1994年开始推行,2003年出台了《深圳市

    2022-03-15

    阅读更多
  • 技术入股

    国企改革技术入股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形式,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两种:一是群体或个人从企业外带入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直接在公司折价入股,分享利润;二是在本企业形成的技术成果,关键技术

    2022-03-15

    阅读更多
  • 按股分红

    国企改革按股分红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形式,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之一。在深圳出现较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投资者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参与资本市场运作获得投资收益。二是购买

    2022-03-15

    阅读更多
  • 企业分配制度改革

    国企改革企业分配制度改革

    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初期,企业工资体制和内地一样,都执行国家统一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改革。首先从落实企业分配自主权入手

    2022-03-15

    阅读更多
  • 财务总监制度

    国企改革财务总监制度

    规范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的一种制度,是深圳市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1995年9月出台。规定:国有企业凡超过规定限额的资金支用、资金调度及贷款担保等重大事项,必须由财

    2022-03-14

    阅读更多
  • 企业高级经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

    国企改革企业高级经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

    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进行评价推荐的专门机构。1996年6月成立。地址在福田区福中路人才大厦。目的是通过组建高级经理人才市场,努力形成经理人员的市场竞争机制,拓宽选拔人才的

    2022-03-14

    阅读更多
  • 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

    国企改革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措施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借鉴“三资企业”的做法,在国有企业中开始用公开招聘的方式,打破地域、单位和所有制界限,从全国各地选拔企业的高级管

    2022-03-14

    阅读更多
  •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国企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重要措施之一。深圳市1982年开始在国有企业中推行劳动合同制度。1983年8月,发布《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政府规章形式规定的劳动

    2022-03-14

    阅读更多
  • 母子公司体制

    国企改革母子公司体制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一种形式,以产权为纽带。1996年,深圳市根据《公司法》对集团公司属下二级公司进行改制与规范化,通过完善和规范集团内部组织结构,限制三级企业、淘汰四级企业

    2022-03-14

    阅读更多
  • 董事会制度

    国企改革董事会制度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一种制度。深圳市国有企业自1986年实行股份化以来,一直履行这一制度。规定:股东会议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公司的常设机构,向股东会议负责,董事由股东

    2022-03-14

    阅读更多
  • 产权代表报告制度

    国企改革产权代表报告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之一,是实现国有企业产权人格化管理的一种制度。1994年7月颁布实施。规定:国有资产产权代表既对全体股东负责,又对派出的产权单位负责。主要内容是:凡企业重大

    2022-03-14

    阅读更多
  •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国企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企业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与重点。1994年初开始,深圳市在全国率先进行试点。3月6日,领导小组成立。4月15日,决定选择35家国有企业作为试点,并陆续制定16个规范性文件。2000年底,市

    2022-03-14

    阅读更多
  • 产权主体多元化

    国企改革产权主体多元化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结果与目标。指在一个企业中有多个所有制性质不同的投资主体。2001年1月,深圳市将此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从而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

    2022-03-14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