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扫码关注

桃源街道:人文之光闪耀,宜居宜业宜游

作者:本书编委会 来源:发现另一个深圳 : 深圳 78 街“全景画像”(南山) 责任编辑:manman 2025-01-02 人已围观

西丽湖畔,碧水青山常在;塘朗山下,琅琅书声传来。在桃源这片充满活力与文化底蕴的土地上,人文与科学在这里交织碰撞,民俗文化活动历久弥新、多姿多彩。
 
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桃源之光书馆。桃源之光书馆位于桃源街道西丽宝能城,是一个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创意生活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走进书馆,能看到一面 8 米高的书墙,近万册书籍在这里陈列,仿佛步入“书的海洋”,书香气息和文艺气质扑面而来,整个书馆面积约 3153 平方米,藏书达 3 万册,可购、可借、可看。这里不仅有成人专属的阅读学习区、咖啡休闲区,还有属于小朋友的阅读空间和活动空间,营造全民阅读氛围。除了图书借阅,书馆还规划有文化活动、艺术展览、艺术教育等板块,“西丽湖大讲堂”活动每年定期邀请各领域大咖学者在书馆做分享交流,涵盖经济、科技、健康、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深度解析“校区、园区、社区”人群特征及文化诉求,以文化创新促进人才集聚与融合,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享受到阅读的好时光。
 
绽放别样艺术华彩——桃源豫剧团。在豫剧团成立早期,一群怀着对戏曲艺术炽热情感与对家乡深深眷恋的青年们相聚于深圳,一边在各行各业打拼,一边免费演出,传播戏曲文化。2017年,团长安松林怀着一腔热血,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桃源豫剧团,带领一批戏校毕业的高才生,以桃源为艺术阵地宣传演绎传统戏剧,为深圳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虽然没有充足的经费,但大家对戏曲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歇,一部部精彩剧目多次荣获省、市、区级大奖。至今,团队的足迹已遍布深圳各个角落,先后在光明罗湖盐田龙岗龙华大鹏等地进行演出,将优秀戏曲文化送进校区、园区、社区,通过讲、演、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市民群众感受悠久戏曲文化里延绵不断的艺术魅力。凭借着这份对戏曲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桃源豫剧团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的目光,《五世请缨》《常香玉》《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深受大家喜爱,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桃源之光书馆
 
民间传统艺术项目——长源舞麒麟。麒麟是客家人崇奉、喜爱的祥瑞神兽,寓意平安、祥和。追溯至 1947 年,广州增城的几位舞麒麟师傅移居长源村,他们满怀热忱、倾囊相授,在村里悉心教导年轻人学练舞麒麟技艺,并建立了麒麟队。其中,东江纵队老战士吴国安,既是长源村的原住民,也是南山麒麟舞的第一代传人。由此,长源麒麟队如同一颗新生的种子,在这个客家村落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每逢佳节,长源麒麟队走街串巷,伴着锣鼓镲的强烈节奏和唢呐音乐以及一阵阵鞭炮声,时而腾空跃起、空中翻滚,仿佛在云间翱翔;时而摇头摆尾、弯步前行,宛如在林中漫步。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地传达出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丰富多样的情绪和神态,将麒麟的神秘与威严、欢快与沉静完美融合,营造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弘扬民俗活动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如今,长源村被列入南山区传统特色文艺项目挂牌单位,长源舞麒麟也被列为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热闹非凡的节日庆典、邻里文化活动,到独具匠心的民俗表演,一场场活动让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让文化遗产“活”了起来,折射出桃源的人文之美。


▲桃源豫剧团演绎传统戏剧


▲长源舞麒麟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