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品
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
当文学与疾病相遇
文化作品本文是对李兰妮《我因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的一篇评论,原载《文艺争鸣》2013 年第9 期。
2023-01-30
阅读更多 -
非虚构写作:贴着大地飞翔
文化作品本文收录了作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一些观点,包括其他非虚构写作著名作家梁鸿、丁燕等对非虚构写作的看法,原载《生活新报》2013 年8 月6 日。
2023-01-30
阅读更多 -
“非虚构”之“非”
文化作品本文是对非虚构文学之”非“的评论,原载《小说评论》2013 年第3 期。
2023-01-30
阅读更多 -
一种谦卑的行动写作
文化作品《中国在梁庄》作者梁鸿对非虚构文学的理解,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12 年第12 期。
2023-01-30
阅读更多 -
“拓荒牛”开出一片“文艺绿洲”——深圳文艺家座谈改革开放40年深圳文艺发展
文化作品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跃升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这里发生的故事引发全球关注。40年来,深圳文艺工作者筚路蓝缕,如同奋力前行的拓荒牛,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3-01-30
阅读更多 -
非虚构写作:直面多重危机的文体变革
文化作品本文是对非虚构写作的探讨,原载《当代文坛》2012 年第3 期。
2023-01-30
阅读更多 -
关于“非虚构”
文化作品本文对“非虚构”这个概念的提法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原载《文学报》2012 年2 月16 日。
2023-01-30
阅读更多 -
“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 ——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
文化作品本文对非虚构文学的“文学性”等问题提出了疑问,并进行了探讨,原载《文艺争鸣》2011 年第3 期。
2023-01-30
阅读更多 -
“非虚构”的内涵和意义
文化作品本文对“非虚构”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原载《文艺报》2011 年3 月21 日。
2023-01-30
阅读更多 -
李敬泽:文学的求真与行动
文化作品本文是《人民文学》主编、评论家李敬泽接受《文学报》陈竞采访,以“非虚构”为焦点,畅谈当下文学创作,原载《文学报》2010 年12 月9 日。
2023-01-30
阅读更多 -
《旷野无人》却有“灵
文化作品本文是对李兰妮《旷野无人》的文学评论,原载《文艺争鸣》2009 年第12 期。
2023-01-30
阅读更多 -
《旷野无人》:一颗孤苦灵魂的自我剖析
文化作品本文是对李兰妮《狂野无人》的文艺评论,原载《文艺争鸣》2009 年第12 期。
2023-01-30
阅读更多 -
约拿与尼尼微城的故事 ——读李兰妮的《旷野无人》
文化作品本文是对李兰妮《旷野无人》的文学评论,原载《文艺争鸣》2009 年第12 期。
2023-01-30
阅读更多 -
报告文学的枯竭和文坛的“青春崇拜”
文化作品本文主要对邓闲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知青终结》进行了评论,原载于《南方周末》2003 年10 月30 日。
2023-01-30
阅读更多 -
深南大道(三)
文化作品深圳本土作家戴斌的“底层文学”代表作品之一,原载《人民文学》2002 年第11 期, 本文是第三部分。
2023-01-30
阅读更多 -
深南大道(二)
文化作品深圳本土作家戴斌的“底层文学”代表作品之一,本文是第二部分。
2023-01-30
阅读更多 -
深南大道(一)
文化作品深圳本土作家戴斌的“底层文学”代表作品之一,本文是第一部分。
2023-01-30
阅读更多 -
东湖菊展书画作品赏析(图)
文化作品东湖菊展书画作品赏析
2023-01-20
阅读更多 -
东湖菊展吟集
文化作品东湖菊展吟集
2023-01-20
阅读更多 -
赏菊诗词赏析
文化作品赏菊诗词赏析
2023-01-20
阅读更多 -
春天的精灵
文化作品春天的精灵
熊红词;张钢、张平曲2023-01-19
阅读更多 -
打酱耙
文化作品打酱耙
志同词、张智深曲2023-01-19
阅读更多 -
太阳和我捉迷藏
文化作品太阳和我捉迷藏
王培林词曲2023-01-19
阅读更多 -
乖小孩
文化作品乖小孩
佳倩、王雷词;徐湘曲2023-01-19
阅读更多 -
飞越彩虹
文化作品飞越彩虹
彭庆元词;尹良、侯海波曲2023-01-19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