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王明涛:推动艺术教育从深圳走向全球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6 人已围观
贰
我们教育的核心理念与价值是“用艺术启迪智慧”,希望通过美学规律训练提升孩子判断美的能力,通过创意习惯的训练提升他们想象与创造的能力,通过审美和创意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最终获得智慧而有品位的人生。
辞职创业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2000年以后互联网逐渐兴起,给杂志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订阅量和发行量开始走下坡路。2003年的时候,为了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我决定离开杂志社自己创业。刚开始我成立了一个美术设计公司,希望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做起。
我这个人做事有个特点,会先迅速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一门心思钻进去深挖,而不会涉及太多。在做设计公司的时候,恰巧遇到深圳在举办家具展,我研究后发现展览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业,可以通过不断完善让一个展览变成长期品牌,从而越做越大,使其越来越有影响力。
因此,我就承接了几个展览的设计业务,后来又慢慢尝试进入展览策划领域,从参与设计到介入运营策划。我的团队承接了北京、上海、广州、东莞、顺德、大连等当时全国各地几乎全部的家具展览策划或设计业务,可以说我在展览行业赚到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虽然公司运营得还算顺利,但我总觉得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内心深处对纯艺术的迷恋让我经常陷入某种方向的迷茫。我更希望在艺术相关的方面有所成就,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契机和条件,自己每天都被动地为商业项目忙碌着。
因女儿的兴趣意外投身艺术教育
很幸运的是,这个契机没有让我等太久。女儿长到3岁左右的时候,我发现她总喜欢拿着蜡笔在家里涂涂画画,而且可以安安静静趴着画很长时间,这让我意识到女儿可能对绘画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希望为她找个可以自由画画的地方,到一些培训机构了解后发现都不太合适。我自己是学美术专业出身,觉得当时的早期美术教育观念太落后。
2003年年底,深圳市少年宫快落成的时候,面向全国发布关于内部设计的招标公告,包括VI设计、空间设计、导视设计等,我带着团队做了几套方案投标并顺利中标。做设计的时候我了解到少年宫里有块约2000平方米的夹层在对外招商,却因为消防问题和楼层高度等原因一直空置。
这时我就想如果把这个地方改造成给孩子们学习绘画的专业空间,我的女儿就可以有一个自由自在挥洒创作的地方。于是我做了一个完整的方案,结果领导们非常认可并决定引进我们合作此项目。
我全情投入现场设计,并带着一群工人进行装修、改造、布置、创作,解决消防、楼层、通风等所有问题,把那里打造成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型少儿美术学院。我忽然感觉这才是我想干的事,当我把女儿带到竣工后的“美术基地”,她兴奋得久久不愿离开。
之后我们又引进各种设备,还为不同年龄段的小孩设计不同的教室,同时在全国招聘顶级的艺术、美术教师给孩子们上课。我一开始没有考虑太多,就想着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为孩子营造一个可以充分通过画画表达自我的环境。我们的理念不是让孩子把画画得很像,而是要通过画画表现出最真实的想法,从而提高审美眼光,激发创意思维。
“美术基地”运行一两年后,逐渐得到很多孩子和家长的认可。
努力把分校从深圳开到世界各地
我们教育的核心理念与价值是“用艺术启迪智慧”,希望通过美学规律训练提升孩子判断美的能力,通过创意习惯的训练提升他们想象与创造的能力,通过审美和创意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最终获得智慧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摸索打磨出一套教育理论并融入自主研发的课程之中。
借助艺术教育的方式,我们让孩子们学着关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并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和美的感受。这样的艺术教育可以抵达孩子们的内心,引领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创造美,获得用艺术解读生活、表达自我的才能,从而改变生活、影响他人、改变世界。
创立至今,我们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的早期艺术教育全球连锁机构,不仅有杨梅红国际私立美校、杨梅红私立儿童美术馆、杨梅红艺术教育研究所等分支机构,我们还把研发总部分别设在深圳和华盛顿。我们的校区更是分布在华盛顿、多伦多、巴黎、孟买、北京、上海、深圳以及中国台湾新北等地。目前,全球每年有数万名孩子在各个校区学习,学生年龄涵盖2岁~18岁。
2016年3月,被称为“艺术教育奥斯卡”的“全美艺术教育大会颁奖典礼”在美国芝加哥隆重举行。因为我们集团研发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兼具系统性和国际性,而获得了大会最高学术奖项—“艺术教育课程研发杰出贡献奖”,这是对我们多年来的努力的最好肯定。
2019年3月,在波士顿举行的全美艺术教育大会上,我获得本届唯一一个“艺术教育杰出领导力奖”,再次肯定了我们在组织、领导艺术教育方面的能力和贡献。
很赞哦! ( )
评论
0